编者说:
【资料图】
父母协议离婚,约定婚生女由其母亲抚养,后父亲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抚养关系,而在庭审中,孩子在表达与父母哪一方共同生活意愿时存在反复的情况,法院会如何做?
来源 | 人民法院报2023年8月29日第03版
1
基本案情
园园的父母协议离婚,约定婚生女园园由其母亲陆某抚养。后其父亲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抚养关系。一审法院在庭审中征求园园的意见,其表示愿意随父亲陈某共同生活。一审法院遂判决园园由陈某抚养,陆某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陆某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请求予以改判。
阜阳中院二审时,陆某与陈某各执一词,均认为自己抚养园园更有利,但未能提供与案件处理结果相关联的证据。法官发现园园在表达与父母哪一方共同生活意愿时存在反复的情况。园园刚满10周岁,她所作出的反复表达,反映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存在认知情绪化、片面化及不稳定的心理。法院通过实地查看园园父亲和母亲的住所,直观感受其生活环境,走访双方所在的居委会,了解其日常生活行为,联系园园就读的学校,与班主任老师就园园的学习、接送、家长联络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沟通,获取第一手信息。
随后,园园在老师办公室向法官诉说了自己想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意愿。
2
法院裁判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基于园园的意见发生了变化,以及通过调查了解陆某的居住地距离园园学校距离近,交通便利,陆某亦承担了园园学习辅导、接送等事宜,母女共同生活更为融洽的事实,依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二审改判园园由母亲陆某抚养。
3
法官说法
民法典规定,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涉及年龄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抚养案件中,因其心智发育尚不完整,在做出愿意跟谁生活的选择时,很容易受到父母态度或周围环境的影响。法官应查明客观事实,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其真实意愿,尽可能的过滤掉影响孩子作出表达及判断的因素,避免机械办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免责声明】: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法律讲堂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法律知识一、起诉离婚怎么写诉状1、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
资讯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及夫妻财产都是双方比较关注的话题。很多案件中
法律法规离婚后男方争夺孩子抚养权吗1、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
法律百科非全日制用工的注意点1 协议方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
农村自建房能够过户给子女吗?农村自建房可以过户给子女,前提条件是
保释需要具备什么条件?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诉讼离婚要交多少钱诉讼离婚要交多少钱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以及地区情
Copyright 2004-2022 fawu.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4 922 62@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0331号-25 有害信息举报